上海工开阀门厂专注于阀门产品的设计与制造,产品系列广泛,涵盖静力平衡阀、蝶阀、球阀、控制阀、锻钢阀、不锈钢阀等多种类型,同时还提供通用阀门、高档阀门、高中压阀门以及截流阀等专业化产品。我们的阀门在电力和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均有深入应用,收获了广泛认可。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品质卓越的阀门产品,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应用场景的需求。
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在我国搭建成功了。
这一成果一经发布,顿时引起了热议。
为什么呢?因为这就代表着,6G信号可以通过4G、5G通信链路进行传输。
也就是说,一旦6G信号具备规模化的条件,那么直接就可以通过现有的通信链路来传输,不用另外建设新的线路,这无疑是令人十分振奋的信息——毕竟如果要重新铺设通信链路,对于幅员辽阔的我国来说,可真的是个大工程啊。
可以直接从4G、5G升级成为6G,那无论从成本还是从效率上来说,都确实是省钱省事省力省心了。
但是,随之而来的问题是:5G才刚刚普及,我们有必要这么急着去搞6G吗?在国际上,我们的6G技术是什么水平?
我们为什么要大动干戈搞6G?
对于我们来说,5G信号已经可以带来足够快的互联网体验了。
至少现在无论在高铁上,还是在地铁站,或者是在山区,只要有手机信号覆盖的地方,就不会出现信号不佳,刷个短视频都要看手机卡在那里不断转圈圈的情况。
当然打电话发短信更是没问题,再也难以重现二三十年前拿着“大哥大”踱来踱去找信号的2G时代场景了。
那么5G够用吗?
对于每天拿着手机买东西点外卖或者是刷个短视频的我们来说,够了。
毕竟几分钟就能下载完一部电影大片,这速度已经很让人满足了。
然而要是拓展一下应用场景,那可能就不一定够用了。
比如现在武汉满大街的“萝卜快跑”无人驾驶出租车,这玩意为啥能在车水马龙,人均超雄司机的武汉大街上顺当的行驶?
就是因为它搭载了百度的AI大模型,每秒运算几十亿次,针对各种交通状况都能迅速地做出反应。
但是当下的“萝卜快跑”其实跑得真不快,在面对复杂的交通状况时,它采取最多的应对策略就是“停车礼让”,以至于多次阻挡交通,被武汉人民亲切地称为“移动路障”“芍萝卜”。
不是因为萝卜快跑有多文明礼貌,实在是因为它没法像老司机一样应对千奇百怪的路面状况——毕竟它面对路面的状况,是要在瞬间做出反应的,延迟可能只允许有零点几毫秒。
还得保证车辆之间的通信和道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,才能实现车、路、人的协同管理,才能支持无人驾驶汽车更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的交通状况。
这就对移动网络的信号传输要求十分高了,不仅速度要快,而且时延要低,数据传输要更稳当,现有的5G网络多少有点儿力不从心。
而另一个方面,现在“萝卜快跑”还处于试运营阶段,一旦它成为主流呢?街上大部分的出租车都成了无人驾驶车呢?
我们都体验过,在人流量越大的地方,手机信号就越差。这是因为同时在线的设备太多,频段资源不够了,于是分配到每个人手机上的信号就减弱了。
那么到了人工智能广泛普及,“万物互联”的AIoT时代呢?大到街上行驶的每一辆车,市政的各种公共设施,小到家里的每一台家电设备,都需要接入“物联网”,而物联网的基础,还是移动信号,到那个时候,5G必然是不够用的。
更何况,一旦物联网被推广,那么移动信号所覆盖的区域必然要大大扩展——城市、乡村、室内、室外、地下、水下、空中等各种复杂环境都需要深度覆盖、无缝切换,这样我们才能保证不管走到哪里,随身设备都不会卡顿,能保持稳定高速的连接。
因此,6G的发展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,也是AI时代的技术保证,更可以视为综合国力强大的表现,毕竟,能为更大范围的用户提供更加完善、高效的移动通信服务,可不是一个孱弱的国家可以做到的。
中美日三国,谁在6G专利方面占比最高?
目前,有实力研发6G的国家里,俄罗斯已经基本开始摆烂了,而英国也多少差点意思,高居榜首的还得是中国、美国和日本。其中中国在全球6G专利申请数量方面占比达到了40.3%,是实至名归的第一。
紧随其后的是美国,占比35.2%,第三名是日本,占比9.9%。再往后数,就是欧洲和韩国,分别占据了8.9%和4.2%的份额。
那么,是否可以认为,6G技术的专利占比越高,就越在这方面具有话语权呢?
如果光是看数量的话,是不太好做出这样的判断的,但要是看实际落地的技术的话,倒是可以从中窥见究竟哪个国家在这方面实力更为强大的。
在中国,除了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和产业规划的制定(例如《6G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的行动方案》的编制)之外,还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。
比如一开头说到的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的正式对外发布,就是由北京邮电大学张平院士及其团队搭建的,包括全球首个6G综合实验室也在紫金山建立,并初步完成了6G端到端的实验平台,能够实现6G光子太赫兹通信实时传输速率的大幅提升,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。
尤其是在2024年2月3日,我国送上太空的两颗低轨试验卫星中,就有一颗全球首个6G技术验证卫星,也使得望6G在2030年前后具备商用能力成为了可能。
而美国的6G技术发展还是基本停留在技术理论阶段。
包括由苹果公司、AT&T公司等产业界代表和哥伦比亚大学数据科学研究所、北卡罗来纳大学等学术界代表成立的Next G联盟(又称6G联盟),正在开展制定6G发展技术路线图,确定优先发展事项以及致力于促进6G技术的快速市场化等合作方案上。
目前看来,在无线空口使能技术、网络使能技术、新物理维度使能技术等方面还是有所成就的,然而在如何实现高频段无线传输的覆盖和穿透性、如何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,多少还是差强人意,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来解决的。
而日本则在今年5月份宣布研制出了世界首个6G通信技术,并且在实验室环境内实现了极高的传输速度(每秒1太比特),然而由于局限在实验室环境中,所以实际落地后能否达到这个标准仍是未知数。
不过日本倒是打算在2028年确立光通信国际标准,从现状来看,还有3年多时间准备,不知道具体会进展如何。
中国在6G方面“遥遥领先”
说到这里,我们再回头来看中国在全球6G专利技术领域的占比,这个40.3%的数字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专利的数量,更是6G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。
况且,就目前而言,中国是唯一已然将6G技术落地的国家,早在2023年成都大运会中,我们就采用了太赫兹实时通信系统,实现了对田径比赛8K超高清视频的无线传输,也让世界看到了我们在无线通讯方面的强大实力。
未来,6G技术必然将大量地在无人机、无人车等场景上开展应用,成为支持我们在万物互联,无人驾驶以及人工智能领域遨游的翅膀。